北京卫戍区某防化团狠抓机关干部体型达标体重超标干部留级补训
空军参谋部强军强脑对接战场
3月26日,南京军区某分部考核机关干部体型。赵启瑞摄
军队改革全面展开,空军建设进入由大向强、加速发展的关键期。空军党委坚持以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以深化改革为主线,积极适应新的领导指挥体制,从机关部队抓起,把战斗力标准作为“指挥棒”,不断向打赢聚焦、向实战靠拢、向创新拓展,机关建设面貌焕然一新。
3月底,北京卫戍区某防化团第一批机关干部集训考核结束。因单一课目不及格被勒令补训的人员中,有3名是因为体型不合格而留级。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身体偏胖!
训出一身泥,考出一身汗
新年度,针对机关干部训练人员难集中、训练时间难保证等问题,该团决定分4批对机关干部进行集中轮训。前几天,第一批人员集训结束,他们除了考核军事理论、基本技能、指挥应用等内容外,还对个人体型进行了严格把关。结果显示:2名副营职干部、1名正连职干部体型不达标。团领导当众宣布:这3名机关干部和其他课目不合格人员一起回炉参加第二批集训;如若考核再不合格,继续参加下批集训;四期集训结束,体型依旧不合格者,年底不得参与评功评先。
“一!二!三!四……”今年5月4日早上6点刚过,空军参谋部第一批参训队员100余人就喊着嘹亮的口号,出现在训练场上。在新体制建立运行之初,空军参谋部着眼新体制下机关职能变化和参谋队伍的素质差距,聚焦建设新型“四铁”机关要求,组织机关干部开展共同科目综合训练。
“把体型作为一项人人必须过关的考核指标,既是对总部政策的坚决落实,也是锤炼首长机关打仗能力的形势需要。”该团团长马国杰说,对于军人而言,肥胖绝不仅仅是形象好坏的面子问题,更是关乎战场上个人技战术能力发挥的生死问题。为此,该团接连拿出实招:从驻地院校请来体育教员,教授体型训练方法和技巧;每天早晚各划出1个小时,训练越野长跑、器械、健身操等内容;在机关楼、机关食堂放置电子秤,提醒机关干部科学饮食。
“练兵备战是参谋机关的主业主责,主建者要先严先建、抓训者要率先训练、抓管者先要管好自己,机关干部要不忘初心、保持本色,自觉聚焦打仗主题、强化实战能力,为部队做好样子、立起标杆”。在集训展开前,空军参谋部党委首长就提出了严格要求。以往组织机关训练最大的难题就是工训矛盾,参训率难保证。这次集训,他们采取脱产集训、分批轮训的方式,用45天的时间分3个批次把机关干部拉到空军某通信团,一人不漏轮训一回。
保障处杨助理是第一批集训体型不达标的3名机关干部之一,团里的严格考评制度,让他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近来,他按照训练计划,严格控制饮食,全勤参加训练,体重已明显下降。
集训队虽然90%是校官,但一律戴列兵军衔,和战士一样过连队生活。训练场上,机关干部被编入班排,分组进行枪械分解结合、射击预习和投弹模拟训练,口令声此起彼伏,训练氛围浓厚。尤其引人瞩目的是,局办领导和普通机关干部一样全副武装,坐在板凳上专心听课、卧在地上认真瞄靶,还不时向战士教员请教,训练一丝不苟。
翻开集训手册,每个训练日的训练课目平均都在4个以上,每天训练10小时,晚上学习和体能训练全都排到了21时之后。15天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需要完成5大板块15个方面118项内容。“海量”的知识和技能、紧张的转换节奏,对参训人员来说,既是一次体力和脑力的考验,更是一次精神和意志的考验。
“抓建者必须先训,只有自身训强练精,才能取得训练部队、研究作战、谋划打赢的‘资格证’。”参训队员、某办主任袁跃说。5月19日,在烈日当空的野外综合训练6公里急行军现场,年过五十的他装具整齐地跑在队伍的最前面……
也是在野外综合训练中,特级飞行员、某局参谋张寿海在搜索“敌情”时不慎摔倒,脚踝扭伤,但他忍着剧痛第一个获取“情报”,带领战斗小组出色完成夺取要点任务,以优异成绩被评为全优学员。
5月19日傍晚,参谋部第一批集训队考核刚结束,第二批100余名参训人员又马不停蹄地前来轮换。“看到第一批的成绩后,我们第二批学员压力很大”。
6月4日,第二批集训考核现场,轻武器实弹射击和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正在进行。无论是局领导,还是普通机关干部,人人操作规范,动作熟练,展现出良好的军事技能。技术干部庞延安自动步枪点射打出20发20中183环的好成绩赢得一片喝彩。若回到半个月前,连庞延安自己也想不到。
训出一身泥,考出一身汗。参加完集训的机关干部普遍表示,通过集训,打牢了军事基础,强化了战斗技能,更锤炼了作风。结业考核成绩显示:体能和实弹射击合格率达到100%,战场救护、核生化防护、战术基础动作等重点科目优秀率达到90%以上,体重与训前相比,普遍减重6至8斤,最多的减重16斤。
空军参谋部直属部队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点多线长面广,加上部队类型不一、人员编成不同、执行任务各异,部队之间缺乏横向的可比性和竞争性,导致领导机关在工作指导上也难于统抓统管。
强军先强将。主官是部队建设的领跑者举旗人,各类骨干是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为破解部队建设难题,参谋部已组织师、旅、团、营、连主官培训2400余人次,新训骨干、直招士官、新学员排长、预提士官长等各类骨干延伸培训1500余名,为空军探索实践“盯战抓建”的有效路子提供了人才支撑。
抓主官培训,在集训方法上,突出示范性教学,组织参训学员模拟召开党委民主生活会、支部党员大会、团支部会等“八个会议”,使大家在直观感性地看、学、悟、练中增强本领;培训在课程设置上,既有抓基层、搞建设的共同课题,又有为科研、教学、军代表等“军政一肩挑”单位主官量身配置的“特别套餐”;在培训方法上,既坚持学理论、听辅导、搞交流,又注重出题目、摆问题、拿对策,把学习、思考、总结、研究结合起来,使培训由“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转变。
抓骨干培训,他们严格按照《大纲》要求,采取“院校式教学,连队化管理”方式,全程集训、全程考核、全程淘汰,千余名官兵通过基地化训练加钢淬火,全方位提升带兵能力,为部队输送了一批会带兵、善组训、懂管理的“种子”人才。
记者查阅空军参谋部直属部队新兵下连情况调查报告发现,新兵下连后不但较快度过“第二适应期”,而且业务训练上路快,基本素质和作风养成出现“倒逼”老兵现象,部队管理教育进入“快车道”。
新兵战斗力生成周期的缩短,得益于基地化新训模式。往年新兵训练各单位单打独斗,有的缺场地少器材,有的缺教员少骨干,有的缺统筹少计划,尤其是一线点位高度分散,标准不一训不全的问题十分突出。而这两年新训开始前,集中调配组训和保障力量,组织精干力量编写新教案,改建战术训练场地,配置标准化训练设施,购买训练辅助器材,为精细化组训施教,提升新训质量提供了可靠的力量支撑。
基地化新训,集中的是资源,催生的是效益。除了硬件升级,在训练内容和组织筹划上更是全新“改版”。他们秉承“基于大纲、严于大纲、高于大纲”的组训标准,根据部队岗位所需和自身短缺,增设夜间全装奔袭、徒步行军、10公里跑等高强度课目,把警戒执勤、营门防冲撞、消防器材使用纳入训练内容,精心设计“个人负重”“前运弹药”“后送伤员”等贴近实战的军事体能课目,强化战斗体能训练;将单兵战术动作、枪械分解结合、拳术等新兵兴趣浓厚、动作幅度大且以前组训排在后期的课目往前排,和队列、体能等一起筹划,通过合理整合,灵活组训,实现多课目交叉融合同步展开。
科学的教育训练手段方法,使新兵的军政素质有了质的飞跃。6天的野外训练,每天一次12公里徒步行军,他们全副武装,无一人掉队,无一人卸下装备接受帮助;单兵战术基础动作考核,优良率达93%;实打实投考核,千余名新兵合格率达100%,实弹打靶优良率达98.7%。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本文由新版ued体育发布于军事速递,转载请注明出处:陆军仿照效法部着重新样式下自行功能转换和参照他事他说加以考察队容的素质天壤之别,香港防御区某防御化武团
关键词: